2001下半年,当时我还是自己读大四的时候,教学实习被分到了杨浦区的复兴高级中学,在这度过了两个月的匆匆时光 , 复兴高级中学处在大柏树附近,离复旦大学很近,紧张的教学实习之余,我有时步行到复旦大学考察参观,顺便旁听一些物理课程,我对苏汝铿先生的讲授印象非常深刻,他讲课声音洪亮,落地有声,感染力强,有的时候就算没听懂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为苏老师精彩的授课所深深折服,后来我到恒隆物理楼二楼苏教授的办公室找他闲聊了一阵子,给人的感觉比较爽朗,快人快语,苏老师给人的印象除了声若洪钟,他的鼻子也是重要特征,一般东方人鼻梁矮,但苏老师的鼻梁又高又厚,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认为是大吉之相。 教学实习结束之后,我觉得自己肯定不适合中学教师的工作,在课堂上我镇不住学生,学生课堂纪律奇差,我觉得自己应该考研,更因为自己比较喜欢搞研究,探索未知的东西。于是在某一天,我从宿舍的公共电话拨通了苏老师的电话,表达了想考他硕士生的想法,他对我说,读他的研究生非常苦,研究方向又难又苦,让我三思,我说不怕。很多青春年少的人满怀梦想,觉得要做就做最难最基本的东西,而传统的理论物理涉及到物质的深层结构和宇宙的奥秘,一般被认为是基础科学的重要部分,考研结果出来之后我如愿进入了苏老师的课题组,当时和我一起的同门有杨力,杜达坪,罗冰,师兄有钱卫良,章赟,邱为钢等人,组里还有一位王斌教授。 直到目前为止,我记得很清楚,每周二下午是苏老师课题组开组会的时候,由一个人主讲,大家参与讨论,每次组会都非常热烈,苏老师非常机敏的问问题,有的时候让主讲人哑口无言,很是难堪。苏老师曾教导我们对学术不要过于迷信,学术只有对错,没有什么权威不权威,希望学生能和他吵架辩论。
我是2002年考上复旦硕士,在2009年拿到博士学位,中间断了一年,但物理学习和文献阅读也经常在翻,其实相当于我是花了七年时间拿了一个博士学位。苏老师让我做的课题是相对论平均场的一个可去禁闭模型的研究,我在这个方向上共努力发表了五篇第一作者SCI文章,总所周知,课题组有一个苏门势垒:要写五篇SCI文章才能够在科教圈子写介绍信,当时我很不明白,参加工作之后才渐渐明白,在中国当前的学术生态下比较重视量化考核,每年都有评估,如果没有督促自己干活写文章的习惯可能生存都是问题。当然,我花七年写了五篇SCI一作这并不稀奇,课题组很多师兄师弟比这高产多了。 能跟先生学习是人生幸运,苏老师讲授的课程众多,物理思维敏锐,基本功扎实,在求学期间曾多次帮忙从头重写论文,这让我在2008年发了两篇一作,拿到了学生时代唯一一次评优。2009年毕业之后我在南京待了两年,之后求职苏老师给我写推荐信,对于一般初出茅庐的人来讲,要在某年某个城市找个工作还是挺不容易的,幸亏苏老师和其它一些人的帮助,我在上海一个研究所找了一个职位,到现在已经领了十余年的工资和社保,这对一个外地人稳住阵脚还是非常关键的。
听课上, 我修读过苏老师的课程有两门《粒子和核前沿》,《统计物理学2》, 旁听过部分量子力学课,苏老师的讲课思路清晰,节奏感强,语言能力强,在演讲方面可以比肩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了。学习理论物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其实基础数学和理论物理是需要天赋的,包括我在内的多数人是技术工匠,而我认为苏老师是很有天赋的大才,他听一个报告,或者读一篇文章,马上就能搞清楚里面的关键和本质,而我需要花很久时间才可能弄清楚,不少人认为如果没有文革的耽误,他的成就可能更高。直到现在,对基础物理各个研究领域保持好奇心是受苏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复旦读书期间是做一个中高能物理的细分研究方向,虽然我工作成果不多,但锻炼了自己科研能力,了解了科研套路,工具和范式,不错的。后来我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通过自学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的部分内容,成功发表了几篇黑洞SCI文章,其实是受惠于读书期间苏老师对我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刚刚前不久,我企图考察原初核合成,想进军早期宇宙领域,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唯有对物理学的认识不断扩展和深化是最好的继承遗志。
在苏老师突然跌倒直到去世七年时间里,他一开始住在宝山区的星堡养老院,一年前搬到新华医院。前面三年里,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身体状况还可以,在养老院只有一个电话和外界联系,我有时去探望给他带点小说,比如《笑傲江湖》全册,我说半年后来拿,他说我太小瞧他了,只需三天就可以看完一遍。我还拿过《芈月传》借给他看,他不满意,觉得这小说有点四不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们同门一起四人去看望他,还有尹少禹,贺喜,刘云旗三人,当时苏老师家属网上买的浴室防滑板凳刚到货,尹少禹帮忙安装好了。苏老师的衰弱是因为血液三高和尿酸高,渐渐危害了血管系统,还有帕金森老年病,苏老师在之前访问我所的时候,酒席上喝酒自然免不了,一般年纪大的人身体代谢能力下降,喝酒自然对健康没好处。
我参加工作之后,苏老师非常关心我的科研情况,经常询问我发了几篇sci文章,曾经非常想让我考察三组分核物质体系的热力学液气相变,真是一个非常冷门的研究方向,技术壁垒很高,可惜我力有不逮,让苏老师失望了。在苏老师生病前的2013年,我和他合作的一篇文章发表在J. phys. G杂志上,这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后发的一篇SCI了。 苏老师曾在2012年和2013年为了给我拓展交际圈子,二次给我介绍了人认识,让我倍感关照。我最后一次联系苏老师是在2020年1月,他当时已经状态不好,气若游丝,记忆严重衰退,电话无法交流,我和他夫人电话交流了约二十分钟,询问了苏老师的基本情况,之后他们搬离了星堡养老院去新华医院了,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了,没想到竟成了永别。在我印象中,苏老师会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他每次从原子核所回杨浦,会坚持乘坐地铁绕个大弯回家。他性格诙谐,讲的笑话有时候能让人笑一辈子。
苏老师是我们的恩师,他学识渊博,严于律己,我们对基础理论物理的兴趣和坚持是受到苏老师感染和熏陶,同时他又是一位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一位长者,苏老师的离去,让我们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良师益友,苏老师,您细推物理须行乐的执着追求永远激励我们。
您的学生 吴琛
We use cookies to analyze website traffic and optimize your website experience. By accepting our use of cookies, your data will be aggregated with all other user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