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馆
  • 万古长嗟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夹缝求生存
    • 良师,益友
    • 追悼苏先生
    • 苏先生诗词摘录
    • 怀念苏老师
    • 追寻老师的足迹
    • 黄涛教授悼念苏汝铿老师
    • 永远怀念您
  • 毕生贡献
    • 科学成就
    • 桃李天下
    • 著书立说
  • 吊唁电函
  • 万语千言
  • 我要留言
  • More
    • 纪念馆
    • 万古长嗟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夹缝求生存
      • 良师,益友
      • 追悼苏先生
      • 苏先生诗词摘录
      • 怀念苏老师
      • 追寻老师的足迹
      • 黄涛教授悼念苏汝铿老师
      • 永远怀念您
    • 毕生贡献
      • 科学成就
      • 桃李天下
      • 著书立说
    • 吊唁电函
    • 万语千言
    • 我要留言
  • 纪念馆
  • 万古长嗟
  • 毕生贡献
  • 吊唁电函
  • 万语千言
  • 我要留言

苏汝铿教授
纪念馆

苏汝铿教授 纪念馆苏汝铿教授 纪念馆苏汝铿教授 纪念馆

1938.05 - 2022.06

1938.05 - 2022.061938.05 - 2022.061938.05 - 2022.06

一蓑烟雨任平生

高 嵩

       我1992年9月投入苏 老师的门下读他的博士研究生,转瞬就快三十年了。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三年而已,然而老师的言传身教,对研究课题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见解,以及他所营造的自由的研究氛围,一直深深影响着我至今。我当时研究的课题是高温高密度状态下的核子相互作用,简言之就是用有限温度场论的方法,计算核子相互作用的费曼图。解析计算结果出来后,老师都要二次检验或者让师兄二次检验,要求极其严格。老师坦言,数字计算结果他无法二次检验。师弟张益军计算机好,请他帮忙较多。后来我提议和师弟合作,老师很支持我们。师弟年轻风趣,我们合作很成功,当然得益于老师的指导和鼓励。


        老师率直、幽默、健谈,和学生就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而且总是激情四射,乐观通达。多次和老师一起去北京中国高科技中心参加工作月,闲暇在一起的时间较多,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风趣的故事:一则是转述1994年卢鹤绂先生八十寿诞上卢先生讲的故事。1944年卢先生由广西去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任教授。在广西境内走水路,土匪多。于是一行人中选派年轻的卢先生拜山,山大王闻足下少年人乃大学教授,肃然起敬。国之栋梁,不可伤也,乃赠杏黄旗一面,卢先生一行人等,悬于船头,果然一路无阻。另一则故事是在高科技中心工作月期间,老师和西北大学侯伯宇教授住同一单元。老师分享侯先生的饮食方法闻所未闻。方法简单:整根黄瓜放入开水中煮片刻,捞出即食。再一则是物理学前辈叶企孙先生、周培源先生和周太太的故事。叶先生是苏老师在北大上学时的毕业实习指导老师。故事发生在1920年代,周太太当时是王小姐,叶周二先生都爱上了王小姐,叶先生1923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去欧洲旅行,周先生捷足先登。叶先生回国后,一怒为红颜,终身不娶。


       老师对前辈先生尊敬有加,绝无贬损之意。对后辈晚生更是提携无类。当时有一学弟,本来学物理,硕士去读了自然哲学,后来又想回归物理,跟老师研究天体物理,和我们一起参加小组研讨会半年,虽然未能成功投入苏门,老师还是极力推荐,最后去了上海天文台。


       老师对《红楼梦》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说宝玉最爱者是晴雯。从宝玉宠晴雯时“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到 俏丫鬟受屈后宝玉夜探晴雯,或许可见一斑。


       老师胸怀宽广,处处为学生着想。2001年初我当时在加拿大,老师相助,为我在复旦谋得一教职,终未能成行。深感有负于老师,犯欺师大罪。那些时日如芒在背,后鼓足勇气和老师通电话,老师没有责备,而是理解。并且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联系,后来还得到了老师的许多帮助。


       老师豪爽、豁达、不拘细节,酷爱足球。有一次在北京高科技中心工作月,恰逢世界杯足球赛。周末去清华大学荷园看球赛,老师豪气冲天,声振荷塘。老师亦喜饮酒,和南开大学李学潜教授可谓是珠连璧合。或坐起喧哗,或闲饮东窗。此时风味,略胜陶渊明停云诗境。“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辛弃疾词)。醉能同其乐,醒能究其理者,先生也!


       武侠是老师一生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无论紫电青霜独孤求败,亦或腾蛟起凤快意恩仇。每到掩卷之时,定然见江天一色、月照花林的春江夜,亦或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秋海晨。


      先生一生诚恳待人,无论对自己的学生,还是晚辈学子,亦师亦友,多有提携。先生一生持守师道,为后生之楷模!


      近年来老师身染沉疴,通讯受阻。四月初和北京故友谈及并约定,待云淡风轻之时,能回国同他一起去探望老师。无奈天不假年,先生竟抱月长终!惟愿先生在天之灵安息:或卧溪旁,或临海侧。沐清风兮邀明月,迎朝霞兮送夕阳!


      先生安息!


                                                                            2022年6月8日

                                                                               于休斯顿

下一篇

苏汝铿教授的学生,同事与朋友。

于2022年联合制作

  • 纪念馆
  • 万古长嗟
  • 科学成就
  • 桃李天下
  • 著书立说
  • 吊唁电函
  • 万语千言
  • 我要留言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We use cookies to analyze website traffic and optimize your website experience. By accepting our use of cookies, your data will be aggregated with all other user data.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