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苏老师走了,虽然并不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内心还是有什么东西往下沉了一下。
我记得最初跟着苏老师读硕士,他的话犹言在耳:读物理要看淡名利,要能坦然接受一个事实,即你可能远远比不上那些不仅比自己聪明而且比自己更努力的人,他问我想清楚了没有。就像很多长辈和小孩对话的情形,我当时满口答应,但是准确理解苏老师那番话的涵义,还需要等很多年以后。不过当时苏老师紧接着又说了一句,“其实做物理挺有意思的”。
让我今天心里稍稍踏实点的是,即便做的再不怎么样,我的确认可苏老师的说法,做物理挺有意思的。我想,这是我在苏老师指引的方向上,能够继续以笨拙的姿势坚持着事实上可能是原地划水的主要动力吧。九泉之下,希望老师不要太失望。
我在95年初进入复旦理科班学习。因为之前在复旦听过大多数普物课,所以进了大学就争取尽量只参加考试而争取免修。但当时的班主任方老师叮嘱我,热学是一位很资深的教授上的,肯定值得你好好听。这是我第一次和苏老师接触。
那时候在晚自习时段,有主要针对本科生的科研讲座,苏老师和王老师当时刚完成关于“存在两类不同的极端黑洞”的工作,因此也成为讲座题目。记得苏老师开场说:“我们最近和霍金吵了一架!”苏老师人称“苏大侠”,他给讲座时大教室一般总被围得的水泄不通,坐在中间的我不无自豪:台上的那位可是我导师。
苏老师的课和讲座都很受学生欢迎,我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苏老师是少数能把武侠小说、红楼梦里的情节和前沿进展结合在一起“侃”的理论物理学家。我从开始读研到博士毕业,几乎没有间断的在做苏老师的助教,所以完整的听过好几次那些年他讲授的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那段经历,对自己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教学实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言而喻。
苏老师上课声音洪亮,百人规模的大教室不需要用麦克风,中间也不休息,一次讲完。而更重要的是内容本身,学生只要正常听他课,大都能自然的跟着苏老师的思路走,完全不会分心。我自己上了好几年课以后,才知道这个境界难以企及。
教研组会,苏老师和我们提到的一个说法是“夹缝中求生存” 。我理解是指在核物理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领域间,就每个领域内部不同课题之间发掘有意义的亮点。王老师回复旦后,组会经常涉及两个不同方向上的科研进展讨论。我觉得很幸运,那时候苏老师并没有分开两个组会,虽然这些组会,和苏老师经常邀请过来的各类报告,让当时坐在下面的我经常什么也听不懂,并且觉得这种无知很不应该。慢慢的,这样的压力部分转化成了的动力。
平心而论,我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花的精力并不真正对得起导师的期望。虽然对外苏老师以严厉著称,但对我,他几乎没有以我今天看来完全应得的方式批评过我。尽管苏老师比我父母还要年长,但他从来都是以朋友的方式和我们交流。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浸润在很多细节里,很多事情也都是我随着年龄增长,才一点一点慢慢体会到。
苏老师走了,留下的,是他作为先驱对中国理论物理的深远影响,呕心沥血循循善诱的四大物理教程,对他的学生还有朋友,还有苏版的“聪明累”,和深深的思念。
We use cookies to analyze website traffic and optimize your website experience. By accepting our use of cookies, your data will be aggregated with all other user data.